研究人员发现促进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成的新型转录因子
成骨分化是由细胞内信号和外部微环境信号共同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在适当的刺激下,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通过多个转录因子驱动的多步调控过程向成骨细胞分化,其特征是大量骨特征蛋白的表达。
研究人员实现利用外泌体无创检测干细胞移植有效性
当前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增强心肌功能和治疗其他疾病的临床试验开始显示出希望。然而,除了观察临床结果外,目前缺乏一种可重复的、对时间敏感的、非侵入性的工具来评估靶器官内移植细胞的有效性,这阻碍了干细胞领域的进展。
研究发现母乳中的抗体可保护早产儿免于致命性肠道疾病[图]
近日,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匹兹堡儿童医院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母乳中的抗体是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所必需的。NEC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致命肠道细菌性疾玻已知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与肠道中的细菌结合。根据这项新研究,与IgA结合的细菌越多,婴儿患NEC的可能性就越校由于早产儿在生命的最初几周只能从母乳中获得IgA,因此作者强调了母乳对婴儿的重要性。这项研究于6月17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鉴定肺癌风险筛查和临床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图]
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发病机制复杂,具有高度异质性,遗传因素在肺癌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遗传机制尚不清楚。增强子元件是一类特定的DNA序列,其序列富含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具有特异性的表观遗传修饰标记,通过形成染色质环高级结构与靶基因启动子相互作用,实现对靶基因的远程调控,是基因组中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元件。增强子遗传变异可增加个体对特定复杂性疾病的易感性,是多种人类疾病的重要遗传基矗
我国成功研制出双光子-受激发射损耗(STED)复合显微镜
近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的支持下,由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曼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数字诊疗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名称:双光子-受激发射损耗(STED)复合显微镜)获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国内外首台双光子-STED复合显微镜样机,各项指标均满足项目要求。项目组完成了显微镜系统中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制,成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面阵CMOS相机和长工作距离大数值孔径物镜等核心部件,打破了国外相关产品对我国的垄断。
研究发现维生素D补充剂或对心血管疾病没有帮助[图]
尽管先前的研究表明,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联系。但近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并不能降低这种风险。该研究6月19日已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上。
高性能长寿命中子管取得重要进展
由江西东华金科实业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高性能长寿命中子管研制与应用”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靶膜制备、离子源设计和制造、中子管寿命提升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长寿命中子管。近日,项目通过了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的中期检查。
我国科学家开发聚氨酯材料尼龙6前体氨基己酸合成新途径
西安时间6月23日,我国科学家在发表了题为“Production of nonnatural straight-chain amino acid 6-aminocaproate via an artificial iterative carbon-chain-extension cycle”的研究论文,在国际上首次人工构建了碳链延伸循环圈,实现了非天然氨基酸6-氨基己酸的生物合成。
脂肪细胞膜蛋白:治疗前列腺癌新靶点[图]
前列腺癌是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对中老年男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国际公认的研究表明,通过抑制雄性激素的合成,对于治疗前列腺癌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会逐渐产生抗药性并最终导致癌细胞转移。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项目“星载在轨智能处理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图]
高时效性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灵魂,对卫星获取的视频/图像直接进行在轨智能处理,实现分钟级甚至秒级的“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应用,是提升应急响应工作效能的核心技术之一。
我国科学家拓展冷冻电镜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分辨极限[图]
冷冻电镜(cryo-EM)单颗粒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结构生物学众多结构解析方法中异军突起的一支,在膜蛋白的结构解析中更是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目前的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已经能较容易地将分子量大于300千道尔顿且生化性质稳定的蛋白质解析至近原子分辨率(约3 埃水平)。但由于小分子量蛋白质(一般为小于200千道尔顿)颗粒在冷冻样品中衬度不足等原因,小分子量蛋白质的高分辨解析工作对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仍然是很大的挑战。
促进被子植物种间遗传隔离的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图]
物种之间的遗传隔离是维持一个物种不与其他物种混杂的关键,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物种间的遗传隔离。160年前,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用实验验证了一种植物的花粉在与其他物种花粉的竞争中“胜出”的现象,即后来称为“同种花粉优先”的现象。这种现象非常重要,维护了物种的纯系遗传。然而,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人们对这种现象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分米级单晶薄膜的制备新方法[图]
为开辟硅基电子器件之外的新途径,基于量子材料的新器件研究成为前沿热点。作为量子材料的重要分支,二维量子材料厚度只有原子级且量子效应显著,大面积、高质量的二维单晶制备是实现二维器件规模化应用的核心关键,然而晶格的非中心反演对称性给二维单晶生长带来了极大挑战。
POLO研究:奥拉帕利明显改善胚系BRCA突变胰腺癌患者生存
胰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为显著特点,号称“癌中之王”,5年总体生存率仅约6%。
美国研究人员揭示药物西地尼布抑制癌细胞中DNA修复新机制
近日,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抗癌药物能够阻止某些癌细胞修复DNA。这种称为西地尼布(cediranib)的药物与其他试剂联合使用可能有潜力对通过特定途径产生DNA修复的癌细胞造成致命打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论文标题为“Cediranib suppresses homology-directed DNA repair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BRCA1/2 and RAD51”。
物态调控领域前沿战略研讨会召开
为做好面向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制定,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于6月5日在京组织召开了物态调控领域前沿战略研讨会。会议由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王玉鹏主持,邀请了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专家、总体专家组专家和同行专家4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