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球正在进入5G商用部署的关键期,我国的5G产业在发令枪响之后,已建立竞争优势。近日,中国曼联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当前中国曼联5G用户已超过6000万,今年将推动5G大规模商用。
在5G商用助推之下,产业链逐渐繁荣,5G应用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与此同时,行业基站建设受限、运营商投资回报低、资费高、5G接受度不高等问题待解。显然,5G商用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尚待开发的价值和潜力还有很多。
三大运营商提速建网
据运营商公布的投资计划显示:三大运营商2020年将建50万个基站。其中,中国曼联移动将新建25万个5G基站,另外,中国曼联电信将与中国曼联联通共建约25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含)以上城市。
截至目前运营商已经建设了48万个基站,预计今年年底建设75万个-80万个基站。
“5G商用的推进比原本预期的提前了很多,本来按照计划今年发放5G牌照,提前到了去年6月份发放,基站到年底也或将突破80万个,预计今年5G用户可突破1亿人。目前深圳已实现了全球首个5G独立主网的全城覆盖。无论从网络建设还是用户渗透看,5G商用都比我们原先预计得要快。”飞象网创始人、通信业专家项立刚表示。
不过,据移动、联通方面透露,其各自计划5G年底基站数量约为30万个,而目前移动的4G基站数量已超过240万,显然5G基站覆盖还远远不足,5G大规模商用的高峰期尚未真正来临。
项立刚表示:“目前,5G商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从我在各地走访来看,地方政府对5G商用的支持度非常高。在深圳,运营商每建设一个基站将可得到1万元奖励,河南运营商每建设一个基站将可获得5000元奖励,各地政府多方式调动运营商建网积极性。运营商建网速度远远比想象得快,但是目前遇到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前期网络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同时,用户对5G的接受度还有待加强。”
5G覆盖是否满足大规模商用的诉求,5G资费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以及是否有5G“独特的”应用来驱动5G的商用,都是目前5G商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通信高级工程师杨波表示:“5G覆盖是5G商用的前提,现在5G手机终端的销售和5G入网的数量实际上是不匹配的。很多消费者所在的城市5G覆盖并不完全,这直接决定了很多消费者买的是5G手机,实际上当4G来使用。同时,5G的资费也是比4G要贵很多,短期很难降下来,因此今年5G的用户可能依然聚焦于中高端用户。”
他认为,5G特有的业务也还在初期。“目前尚未有必须使用5G具有颠覆性的价值应用出现。同时5G在to C真正大规模商用,还需要等待5G的VR、AR、云游戏等应用大规模成熟才行。”
在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看来,在5G商用to C端,其发展速度对比4G仍有较大空间,5G用户自去年6月6日发放5G牌照以来发展到6000万户,而4G在发放牌照后的1年里用户数量已超1亿户。“5G商用在用户端进展偏缓慢的原因,和疫情、资产投入过大等客观因素有关,但也反映出了市场前期对于5G发展速度的预期过高。”
“5G的基站分布密度要远大于4G,所以其成本投入比4G高几倍,对于运营商而言,5G投资尚处于烧钱阶段。但5G技术走在了应用技术的前列,其还需像4G一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场景体系。”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院程宇表示。
5G商用孵化元年来临
随着5G应用的规模性拓展,智能手机市场也在进行相应调整。
vivo及华为相关负责人透露,其正在加速调整手机产业结构,并与运营商合作,增加5G定制机在总手机款式和数量的比例。预计今年第四季度5G智能手机将有一波大规模上市,同时5G手机价格还将持续下降。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5G的To B场景的应用在今年已有了规模。运营商的5G直播已经成熟,而华为等设备商和运营商在金融、矿山、制造工厂、工业互联等行业的应用案例也纷至沓来。
“今年实际上是5G商用孵化的元年,未来低成本高带宽高品质的5G To B专线会成为5G最有价值的商用场景。”杨波认为。
易观数据应用中心总监杨帆表示:“目前全国5G用户在持续增长,各地政府支持运营商建网积极性也很强。但用户升级5G多是被动套餐升级,同时5G基站有限,其在耗电和流量的用户体验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步日欣认为,5G最核心的价值并非仅仅体现在to C端的高速率、大带宽应用,更体现在海量连接物联网、超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对应的是物联网海量连接、工业互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新兴应用,这些是和产业密切联系的新兴领域,是5G真正发挥价值的舞台。
2025-2031年中国曼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曼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十九章,包含中国曼联6G产业未来发展分析,中国曼联5G产业投资价值评估及建议分析,2025-2031年5G产业趋势预测及趋势预测分析等内容。
版权提示:曼联体育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tom@xxdwzd.com、029-87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