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考船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近期,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GA)、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共同合作,派出科考船“调查者号”前往南极洲东部开展多项科学研究。
国外设计出新型可变形水下机器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制造出一个由重复单元构成的可变形水下机器人。该小型机器人采用新型模块化系统,无需重新设计便可直接扩展尺寸。目前,大多数高密度材料在进行大尺寸应用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而构成水下机器人系统的各单元大多是中空结构,具有低密度和高刚度特性,便于其尺寸扩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oft Robotics》杂志
国外发现新的早白垩纪被子植物化石
由葡萄牙、丹麦、美国等国家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日在葡萄牙托雷斯韦德拉什地区发现白垩纪早期被子植物化石群。
国外开发出基于反射测量的多频段GPS接收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开发出能接收来自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伽利略两个卫星系统多个频率信号的接收器。
国外研发出可折叠变形天线阵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天线阵列。变形阵列被设计成一个被称为水弹(Water Bomb)的折叠纸盒,以创建一个可重构的、适应性强的雷达成像表面。
国外“脾脏芯片”可深度模拟镰状细胞病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微流控设备“脾脏芯片”,可模拟急性脾隔离现象。
我国科学家开发用于增强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新材料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具有高侵袭性和异质性,现有的治疗方法无法有效延长复发时生存期。目前,大多数免疫疗法通过诱导或激活效应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而GBM很少浸润效应T细胞,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在临床中对GBM免疫治疗的敏感性降低。
科学家成功开发出靶向STAT5的小分子化合物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在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因而一直以来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靶标,但成功靶向STAT5是困难的。近期,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选择性小分子降解剂——AK-2292,它可以成功靶向并且去除体内的STAT5蛋白。
科学家揭示人造血干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
造血干细胞(HSC)是体内造血系统维持的关键,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适应性,如高水平的蛋白质合成率。然而,这种适应性相关的机制及影响仍有待研究。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团队揭示人造血干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
科学家开发一种能用于自由行动的人进行闭环刺激和记录单神经元活动的可穿戴设备平台
在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人员通过刺激和记录人类大脑活动推动了众多科学研究的发现,促进了神经和精神疾病新疗法的发展。然而,现有设备对自由行动的人的单神经元活动记录难以实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开发一种能用于自由行动的人进行闭环刺激和记录单神经元活动的可穿戴设备平台。
科学家开发一种用于伤口部位电疗的新型生物系统
慢性伤口对公众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伤口炎症导致内源性电信号的异常,阻碍了伤口愈合过程所需的角质细胞迁移。这一观察结果启发人们用电刺激来治疗慢性伤口,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挑战。美国西北大学开发了一款生物可吸收、无线、无电池的设备,用于对伤口部位进行电疗。
我国科学家揭示糖浆在微生物修复Cr(VI)污染地下水中的电子传递机制
地下水中的铬(Cr(VI))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巨大危害。微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Cr(VI)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糖浆作为制糖业的副产品,因其成本低和生效快,目前成为了主流生物修复碳源之一。但糖浆成分复杂,有待深入研究其在微生物去除地下水Cr(VI)的多重作用机制。
科学家发现大脑免疫系统与癫痫之间的联系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征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因素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期,爱荷华大学和阿拉巴马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和大脑先天免疫系统的激活会使癫痫发作加剧。
科学家发现血管成纤维细胞
单细胞RNA测序推动了对随着年龄、疾病、损伤和器官而变化的基础和活化成纤维细胞亚群异质性的理解。此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些心肌和骨骼肌成纤维细胞亚群在缺血性损伤后被激活,成为促血管生成的成纤维细胞,从而帮助增强组织灌注和修复过程。然而,尚不清楚促血管生成的成纤维细胞亚群是否有助于新血管的形成。
我国科学家揭示环境关联的阿片镇痛耐受的神经环路机制
阿片类药物(吗啡、美沙酮等)是一种有效的镇痛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发挥其生物学效应。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耐受和依赖的发生,且长期在固定不变的环境中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会导致镇痛耐受速度明显加快,这一现象被称为“环境关联的阿片镇痛耐受”,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我国科学家构建完成食品化学危害因子非定向筛查技术平台
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化学危害物的定向检测方法得到快速发展,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该类方法都是事先选定目标物,所涵盖的被测物数量仅仅是食品中潜在化学危害物的“冰山一角”,无法有效应对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无目标”的食品化学危害物非定向检测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