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空间动态代谢组学确定人类肾脏分化中的代谢细胞命运轨迹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新陈代谢在细胞命运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空间上评估新陈代谢来验证组织微环境的异质性和细胞动态非常困难。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研究团队通过研究空间动态代谢组学确定了人类肾脏分化中的代谢细胞命运轨迹。
科学家揭示幼年斑马鱼大脑视觉神经回路的自动重建技术
重建突触之间的连接网络需要整个大脑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图像和能够有效追踪整个神经元分布的检测工具。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智能研究所研究团队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幼年斑马鱼大脑进行了切片和成像,并重建了一个由208个参与视觉运动处理的神经元组成的网络。
古代基因组研究揭示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新发现
自然选择在形成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是现代生物学中非常热门的一个领域。迄今为止,绝大部分研究主要依赖于来自现代人群的基因组数据集。然而,这些数据容易受到与群体历史的复杂性以及未知混杂因素的影响。
科学家揭示细胞应对高渗透环境的新机制
生物体内快速的渗透压变化是常见的应激因素,高渗透压引发的细胞脱水如得不到及时修复会严重影响细胞功能。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了细胞响应高渗透环境并且恢复正常体积的机制,相关成果在《Cell》发表。
我国科学家发现影响玉米蛋白质含量的关键基因
玉米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0%,而玉米野生祖先大刍草的蛋白质含量可达30%,其中的遗传机制尚待揭示。近期,来自中国曼联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发现了影响玉米蛋白质含量的关键基因,相关成果在《Nature》发表。
研究揭示癌细胞可以承受的DNA损伤水平
近日,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表明,细胞端粒能设定癌细胞可以承受的损伤阈值,超过该阈值,细胞将无法继续分裂并最终导致死亡。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科学家通过全基因组序列注释揭示自闭症的基因组结构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可以充分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遗传学特征。加拿大儿童医院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序列,揭示与ASD相关的新基因和基因变化。
新研究确定了导致阿尔茨海默症中神经毒性的蛋白质
众所周知,tau蛋白是神经纤维缠结的主要组分,也是阿尔茨海默症等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物。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tau蛋白传播所涉及的细胞机制仍知之甚少。
科学家构建人脑神经递质受体的三维图谱
神经递质受体是信号在人脑中传播的基础。人们对受体系统在宏观神经解剖中如何定位,以及如何形成功能了解仍然很少,目前也没有全面的受体图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研究团队构建了人脑神经递质受体的三维图谱,并映射大脑结构、动力学与认知功能。
国外科研团队将开展卫星纠缠光子分发项目研究
来自欧洲和加拿大的科研人员将在“超空间”(HYPERSPACE)框架下开展卫星纠缠光子分发的研究项目,希望为洲际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国外联合研究提出通过机器学习发现高熵合金新方案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联合研究使用了一种结合机器学习、密度泛函理论、实验和热力学计算的迭代方案,从数百万候选合金中找到了两种新的高熵因瓦合金。因瓦合金具有极低的热膨胀性,应用广泛。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全基因组重建技术助力胚胎疾病风险预测
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是指在胚胎植入前筛查胚胎染色体,以排除携带遗传疾病及染色体异常的胚胎,有效减少出生缺陷,是辅助生殖技术中提高妊娠成功率最有价值的手段之一。
国外科研团队在阿塔卡马海沟发现一种新的深海鱼类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参与的国际团队通过在阿塔卡马海沟部署自由落体着陆器对深海生物进行采样,发现纽卡斯尔大学的两个着陆器系统记录了三种深海狮子鱼,其中一种与其他不同。
国际科研团队联合研发出高强度钛合金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联合我国中国曼联科学院金属所以及上海理工大学等共同研发制造出纳米超强孪晶钛合金,这是迄今为止强度重量比最高的3D打印金属,为制造具有独特微观结构和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奠定了基础,可促进航空航天、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行业发展。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
国外科研团队研发无需充电的基板冷却技术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科研团队通过模拟蝴蝶翅膀结构研发出一种无需充电的基板冷却技术。蝴蝶翅膀具备特殊纳米结构,由尺寸为200~800纳米的多孔结构和周期性晶格组成,可以根据温度需要,自由调节从翅膀注入的辐射能量来控制温度。
国外科研团队研发可预测有机反应的智能系统
韩国科研团队研发了化学驱动的图神经网络智能系统,可用于描述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电子配置的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