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肺癌致病变异的遗传新机制
近十年来,基于高通量芯片和基因型填补策略的大样本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高效鉴定了八十余个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相关遗传变异,部分揭示了肺癌的发病机制,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期,南京医科大学的科研团队揭示了肺癌致病变异的遗传新机制。
我国科学家阐明几丁质生物合成机制
几丁质,又称甲壳质、甲壳素,是从海洋甲壳类动物的壳中提取出的多糖。几丁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工业上用于衣物、纸张和水处理,农业上可做杀虫剂、抗病毒剂,渔业上做养鱼饲料,同时可用在隐形眼镜、人工皮肤、缝合线、人工透析膜和人工血管等医疗用品上。
利用系统代谢工程策略构建L-高丝氨酸高产菌株
L-高丝氨酸是一种有价值的非蛋白质氨基酸,是苏氨酸和蛋氨酸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在精草铵膦等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合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近年来,随着L-高丝氨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开发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L-高丝氨酸微生物细胞工厂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我国科学家破解首个苦味受体结构
味觉由存在于味蕾中的味觉受体介导产生,而苦味受体(TAS2Rs)是味觉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受体。由于缺乏结构信息,苦味受体TAS2R46的配体识别模式、受体激活及信号转导机制等仍然未知。近期,上海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在马钱子碱激活人源苦味受体TAS2R46的结构基础研究中取得突破,破解了首个苦味受体结构。
我国科学家开发用于检测汗液代谢物的可穿戴金属有机框架传感器
汗液中包含了很多人体健康信息,利用可穿戴式汗液传感器可以从中收集各种生理数据用于监测人体健康。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传感器一种新型的电子活性材料,将MOFs直接集成到柔性电子装置中用于可穿戴汗液传感仍然具有挑战性。
科学家实现含硒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硒(Selenium)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是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目前,可通过硒代半胱氨酸和2-硒尿苷将硒引入蛋白质和核酸中,但含硒小分子的生物合成途径仍待解析。
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解开临床癌症样本中的基因组密码
分析癌症基因组中的突变过程有助于在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癌症,并可以揭示某些癌症患者对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科学家将血浆核小体表观遗传标记用于结直肠癌诊断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癌症,患者死亡率高,肿瘤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常规的检查方法如肠镜和组织活检是侵入性的,过程痛苦且存在风险。因此,需要发展更有利于临床开展的结直肠癌检测方法。
科学家开发出合理化深度学习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使人们能够从微观纳米尺度观测细胞内的动态生命活动,是当今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成像技术在保证成像指标,如速度、时程或视野等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显微图像分辨率或信噪比,表现出更大的应用前景。
DNA移动与其损伤反应和自我修复能力有关
DNA损伤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从而导致遗传特征改变。这种现象会在人体内自然发生,但大部分损伤可由细胞自身修复,一旦修复失败,就可能会导致疾病,甚至癌症。
我国科学家提出急性缺血性卒中精准风险分层方法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多因素疾病,人群异质性大,有证据表明部分AIS患者在接受指南推荐的规范化治疗后仍存在较高的卒中复发风险,所以对不同临床结局的患者进行精准风险分层和治疗反应性评价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科学家使用改造后的酵母细胞合成长春碱
长春碱(Vinblastine),又称长春花碱,是提取自马达加斯加长春花的天然物质,能够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及纺锤体微管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分裂。长春碱作为抗癌药物,其获取受植物资源的严重制约。
我国科学家实现实时超灵敏荧光成像
荧光成像的最新进展使我们能够以高分子特异性和高时空分辨率解析生命活动机制,从纳米尺度的细胞器相互作用,到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足迹,再到与特定行为同步的全脑神经活动。荧光成像的一个基本挑战是光子探测不可避免的随机性导致的光子散粒噪声,这是由光的量子本质决定的,光子噪声是前沿科学观测中绕不开的障碍。
模拟海洋微生物生态系统创建仿生海洋电池
生物光伏是一种绿色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合成微生物组正逐渐成为生物光伏新的发展形式。具有光电转化功能的海洋微生物生态系统,可以视为一个由太阳能充电的“海洋电池”。
我国科学家发现调节骨骼肌代谢的新机制
骨骼肌由肌纤维、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构成,是机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血管为骨骼肌组织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在肌肉发育、肥大和代谢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对血管在骨骼肌代谢中的机制还不明晰。
我国科学家利用细胞核定位的肿瘤靶向多肽进行功能成像和靶向药物递送
靶向多肽在肿瘤早期检测、术中微小病灶描绘以及控制显影剂全身毒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临床意义。在许多临床前研究中,靶向多肽已经被成功验证用于肿瘤成像和手术导航的分子探针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