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道人类基因组测序速度实现新突破
近期,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人员完成了利用人工智能计算加速工作流程的DNA巨量测序技术,把人类基因组测序时间缩短至5小时2分钟,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我国科学家构建高效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细胞工厂
酶底物抑制效应是影响微生物异源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存在于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环节时,特别不利于目标产物的合成。
科学家绘制目前最全人类谱系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始终是科学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古人类和现代人类的遗传数据,绘制了目前最全的人类谱系。相关研究在《Science》发表,题为:A unified genealogy of modern and ancient genomes。
我国科学家发现影响作物包壳性状的关键基因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影响高粱和谷子包壳性状的基因,相关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Natural variation in Glume Coverage 1 causes naked grains in sorghum。
科学家发现迄今为止体积最大的细菌
近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单个细胞长度可以超过2cm、目前已知体积最大的细菌。相关成果在《Science》发表,论文的标题为:Largest bacterium ever discovered has an unexpectedly complex cell。
科学家开发出防止细胞内错误的蛋白降解新技术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发出清除蛋白错误泛素化标记的新技术,相关成果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论文的标题为:Deubiquitinase-targeting chimeras for targeted protein stabilization。
我国科学家开发了基于转录调控因子的2-羟基戊二酸生物传感器
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A D-2-hydroxyglutarate biosensor based on specific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DhdR”的研究论文。
我国科学家在光调控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方面取得新进展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甲状旁腺主细胞上的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ng receptors, CaSR)无法精确感受机体血钙浓度变化,使得PTH分泌异常,最终导致病人出现高钙血症、情绪异常和骨丢失等症状。
科学家开发一种仿生超强水性合成组织粘合剂
医用组织粘合剂因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粘合、即时密封和止血作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等显著优势, 获得了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 并逐渐成为传统手术缝合线的有效辅助或替代手段。
科学家揭示EBV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症关联机制
多发性硬化症(MS)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多发病于青、中年,女性较男性多见。MS患者脑脊液(CSF)中的B淋巴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并分泌寡克隆免疫球蛋白。既往研究发现EBV病毒(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与MS显著相关,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科学家揭示人类基因调控元件的序列决定因素
DNA可以决定基因表达的位置和时间,但控制基因表达的全套序列决定因素仍不清楚。近日,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Genetics》发表了题为“Sequence determinants of human gene regulatory elements”的文章。
科学家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进行中脑多巴胺通路重建
帕金森病患者可以替换中脑多巴胺(mDA)神经元,从而改善长期运动功能。由于成年人大脑中长距离轴突生长能力有限,现在只能将细胞异位移植到纹状体,会造成部分mDA通路得不到恢复,可能使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不完全。
科学家揭示果蝇痕迹条件反射和延迟条件反射的不同机制
在人类和高阶哺乳动物中,痕迹条件反射和延迟条件反射已被广泛研究,但在果蝇中是否存在相似的反射机制仍不清楚。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mechanisms underlie trace and delay conditioning in Drosophi
科学家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潜在发病机制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也被称为先天性小耳畸形,临床主要表现为耳廓形态异常,可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中耳结构异常等。由于该类先天畸形发病率相对较低,并且具有多器官受累特征,使得目前对该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认识不足,治疗效果受限。
科学家使用医生眼动信息构建计算机辅助诊断网络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诊断,然而收集有经验专家的标注诊断结果数据,用以监督和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机诊断模型成本较高。有研究显示,医生的眼动轨迹包含一定模式特征以及大量诊断相关信息,并与诊断结论密切相关。
我国科学家开发一种“精准-鲁棒性”基因路线设计原理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在生命体中设计动态复杂功能成为可能。但合成生物学中人工基因路线稳定性差、功能脆弱、易受干扰等问题制约着通过合成生物学实现“设计生命”的进一步发展。理论的鲁棒性和实验的可操作性平衡是基因线路在复杂环境下执行预设功能的挑战,是实现“设计生命”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